Skip to content

定格生活

前几天靠相机赚到了第一桶金,把跟了我七年的尼康 D610 卖了两千五。

我断然是不能称自己为大师的,不过是一个喜欢拍照的普通人罢了。甚至一开始拍照的时候,我的道具还是自己的手机和一台只能出 JPG 的索尼老古董 DSC-100。我也靠着这台相机在大学时拍出了第一部短片(虽然是交作业用)。

在大一的那段时间里,我没怎么用长曝光,也没怎么拍 raw。不过到了大一下学期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尝试星轨摄影,第一次是和学生会部门的同学一起去紫金山上看日出,借来了一个 D5200。当时也没有经验,说长曝光就真的上了个 12分钟的 B 门,中间脚架还被踢了一脚,成品自然是惨不忍睹。不过虽然成品 raw 看上去是一片白,放到 ACR 里面一拉曝光居然也能拉出模糊的星轨,给了当时的我很大震撼。

当时日出的照片好像全丢失了,只剩下这一张,放大看也是糊的

于是我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买了一台全新的尼康 D610 机身,再从朋友那里收了一支腾龙的 24-70mm f/2.8,最后自己配了一枚 50mm f/1.8。这台相机就这样陪着我度过了大学和研究生的七年时间,见过武汉大学旁的顶屋咖喱店,看过西塘的烟雨长廊,品过紫金山的红叶,还跟我一起去了名古屋交换和广岛读研,比女朋友跟我的时间还长

但是来广岛读研的几年时间里,我倒是几乎没怎么用过这台相机——一来是学校附近没什么可拍的,二来是研究生比较忙,基本没有完整的时间出去玩。

于是来了日本之后,我用得最频繁的设备反而是我的iPhone SE 2,最喜欢的主题是从学校到超市时必然经过的一个一户建门口的树,以及抬头看天时能拍到什么就是什么。(这篇文章的封面图就是用 iPhone 拍的)

不过拍着拍着,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我越来越不想修图了。拍 raw 一时爽,后期火葬场,看着 lightroom 里成堆灰扑扑的照片,一点想点开的欲望都没有。于是我开始把目光转向富士,买了一部 X-T4,镜头换上适马的 Contemporary 18-50 f/2.8,因为它比原厂镜头轻很多。我带着这套设备在樱花季去了东京(也埋下了来东京的种子),和朋友在目黑川边上看夜樱,去了个小众的金鱼美术馆看金鱼,还去江之岛那边来了一趟体验不是很好的圣地巡礼,夏天的时候又和几个朋友去了区夏日祭,我妈来日本玩的时候一起去宫岛神社拍了许多照片,之后又一个人去京都,和来东京的朋友一起去 USJ,再后来又去了欧洲。

是的,在买 X-T4 的时候我就知道它有诸多缺点:低光拉、高感差,宽容度(相对)低,是残画幅,镜头群落后;但是它的后期流程无比简单:只需要导入 lightroom,选择自动光线,选择 Classic Chrome profile,应用自动降噪,应用自动 upright,裁剪一下,导出。它可以让我很没有负担地定格下某一刻的生活瞬间,我回家只需要导入照片,然后批量应用一下色彩模式就可以放在那里不管,等到之后的某一刻(就像写这篇文章时)重新打开 lightroom,把时光倒带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仿佛大二时的我,为了定格生活,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

Powered by VitePress and Elysium UI
We improve our products and advertising by using Microsoft Clarity to see how you use our website. By using our site, you agree that we and Microsoft can collect and use this data.